日本外交政策论坛 > 经济

经济档案

No.54
第五十四期 ,经济  2024年1月12日

作为欧洲经济自立战略的去风险化

林大辅(武藏野学院大学副教授)   欧盟与美国的和中国保持脱钩不同,它的对华方式是去风险化。作为欧洲的主导欧盟,这一对华方式受到了很大的关注。欧盟的去风险化其特征主要是在于强化某特定领域的限制。下面我就从一些具体的内容中来解读一下欧盟的目标所指。   在2023年5月的G7广岛峰会上,G7表明了将对中国采取去风险化(de-risking)的方法。这个去风险化的概念,原本是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首先提倡的。之后美国和日本等也被拉到其中,G7首脑公报中也反映了该概念。 那么,去风险化的概念究竟是什么呢?去风险化与其他方式又有什么不同呢?基于去风险化出现的背景、具体的政策展开、与各国的合作等,从这几个方面来让我们来看看去风险化的整体情况。 与中国脱钩和去风险化 “脱钩”和“去风险化”的区别由于各自概念所具有的模糊性,对其的评价也因人而异。我认为特别是在目标和对象这两个方面,“脱钩”和“去风险化”这两个概念的性质也不同。首先,脱钩的概念具有从相互关系中分离、切割分断的含义,主要是用于意欲分离经济关系和军事同盟关系等。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脱钩的目标中包含着断绝、分开、隔绝关系的概念。 相反,去风险化的概念,与其说是关 ... ... [阅读更多]

No.54
第五十四期 ,经济  2023年12月15日

与亚洲共创“商业与人权”的时代

后藤健太(关西大学经济学部教授)   单方面“选择”亚洲合作伙伴的“日本一极“时代已经结束,进入亚洲多极时代。日本如何成为“被亚洲选择的合作伙伴”,应该如何和亚洲相处呢?让我们探索日本在“价值时代”的生存战略。 连通性时代 21世纪是连通性时代。随着物、人、资金以及信息的流动性的提高,加大了跨越国境的连接力度。所有的财富和服务都是由多个国家的各种企业连接而形成的全球价值链(GVC)所创造。如是的全球价值链高度且复杂运行的亚洲被称为“世界工厂”已有多年。而且,目前亚洲不仅确立了“世界工厂”的地位,还确立了世界“市场”、“投资者”,甚至“创新者”的地位,与北美和欧洲并列具有全球性影响力。 回顾二战后的亚洲,总能看到在与世界的连通中成长的日本的身影。日本通过从亚洲进口资源和原材料,以加工贸易的方式步入以出口为主导的工业化轨道,1960年代实现高度经济增长。升级了日本的经济结构。在这一过程中,在国际上失去优势的国内产业部门以贸易和投资为主轴转移到了亚洲各国。 这就是所说的“雁行理论”经济发展模式。如1993年世界银行《东亚的奇迹》报告所示,二战后亚洲的经济发展在世界上表现突出,其中日本发挥了主导作用。 但是进入21世纪后, ... ... [阅读更多]

No.54
第五十四期 ,经济  2023年11月22日

重新考虑 安全网:实施基本服务无偿化

井手英策(庆应义塾大学教授)   〈要点〉 除低收入人群外,中等收入群体对未来也感到严重不安 建立全民“不产生弱势群体”的机制 需要平衡提高消费税率等带来的受益与负担的关系   在危机时代,不在少数,而是多数人的生活变得不稳定。在新冠疫情中,为“明天衣食住行”感到发愁的低收入群体自不必说,为“将来”而感到担忧的中等收入群体的身影也显露出来。后疫情时代,为国民铺设的安全网需要在经济和政治两方面合理消除这两种不安。 “安全网”这个术语通常让人想起是对生活困难群体的救济。但是,这个生活困难群体正在扩大,中等收入人群开始被纳入其中。20世纪90年代后半期以后,标准[家庭]模式变成了双职工家庭,但是,即便如此,工薪家庭的收入在1997年达到峰值。目前收入不到300万日元的家庭占全体的34%,不到400万日元的家庭占47%,回到了1989年的水平。 1989-2018年,衣、食、住、教育的支出呈持平或者减少倾向,有房比例也在下降。根据内阁府的调查数据显示,9成以上的国民认为自己是中流阶层。但是“一亿总中流”的意义变质了,放弃结婚、生育、持家、消费,维持普通生活的中产阶层的现状随之浮出水面。 为生计奔波的人们失去了对他 ... ... [阅读更多]

No.54
第五十四期 ,经济  2023年11月2日

TPP的走向:致力于主导自由贸易

木村 福成 (经济产业研究所顾问研究员 庆应义塾大学经济系教授 东亚东盟经济研究中心(ERIA)首席经济学家)   在地缘政治争议不断的情况下,自由贸易的进程曾一度受阻,现在又迎来重启自由贸易协定(FTA)战略的机遇。其契机之一或许就是2023年7月跨太平洋经济合作协定(TPP)在11个原签署国全部生效以及又签署了英国加入该协定的议定书。 中美之间的对立将主战场从关税战转移到围绕尖端技术的主导权之争,态势愈加激化。另一方面,正如美国总统国家安全顾问沙利文在4月份的演讲中所提到的那样,旨在平衡尖端技术管制和“其他经济体”的动向,即“小院高墙”的原则也变得愈加明显。 另外,欧盟(EU)“去风险、不脱勾”的主张也逐渐得到广泛接受。关于管理之下的部分和其他经济体之间应该设置尽可能明确的屏障,并且要保障维持其他经济体的自由和活力。 笔者与日本贸易振兴机构亚洲经济研究所主任研究员早川和伸、庆应义塾大学教授安藤光代进行的研究表明,美国的出口管理对贸易的负面影响确实存在于产品、企业层面,但目前在宏观、产业层面的影响极小。 今后美国将和日本等同盟国一起,强化高科技相关出口管制。但是,经济界对过度管制的动向有抵触情绪,除非出现极端情况 ... ... [阅读更多]

No.53
第五十三期 ,经济  2023年9月11日

如何面对中国?,贸易“安保例外”规则成焦点

渡边真理子(学习院大学经济学部教授)   〈要点〉 法律不稳定性、不可预见性的风险大 如果是经济胁迫,自由贸易将优势尽失 纠正由体制差异带来的弊端并将其规则化   在今年5月发达7国首脑峰会(G7广岛峰会)上,围绕对华关系,提出了“从脱钩到去风险化”的方针。 去风险化这个词是欧盟委员会主席乌尔苏拉·冯德莱恩(Ursula von der Leyen)提出的,但美国国家安全顾问杰克·沙利文(Jake Sullivan)和美国财长珍妮特·耶伦(Janet L. Yellen)的也表阐述了同样的认识。 耶伦在4月的演讲中表示,经济方面的对华政策的原则有:①确保美国及其盟友和伙伴国的国家安全利益和人权保护是没有谈判空间的第一优先;②其他,与中国公平健康的经济竞争;③在全球课题上的合作。沙利文表示:“出口管制也仅限于影响军事平衡的有限技术领域。并非想与中国断绝关系。” 笔者也认为这个方针在2022年10月美国提出的严格的对华半导体相关措施中也已经体现。美国禁止了服务器用半导体和相关设备的对华出口,以及美国人在中企半导体行业就业。目前,中国很难凭借一己之力制造最先进的服务器。相反,在智能手机和自动驾驶用半导体没有被列 ... ... [阅读更多]

No.53
第五十三期 ,经济  2023年7月28日

经济区块化走向:为多边贸易、经济安保服务

川濑刚志(上智大学法学系教授、经济产业研究所教职研究员)   以安全保障为名,国际贸易和投资体系分裂加剧。特别是美国在特朗普执政以后,频繁以安全保障为由实施贸易措施。具体来说,包括(1)积极适用《出口管理条例》(Export Administration Regulations, EAR)(2)其他物项、服务的交易限制(3)直接投资管制(4)人权的安全保障法规等(参照下表)。     另一方面,伴随以中美为主的贸易、投资的脱钩,最近的友岸合作,即友好国家间的供应链重组和强韧化得以推进。除了印度太平洋经济框架(IPEF)、美国欧盟贸易和技术委员会(TTC)之外,2023年1月开始了美洲经济繁荣伙伴关系(APEP)谈判。 这些措施重视安全保障和价值观的共享,力图在强化半导体、重要矿产、后量子技术等战略物资和技术为焦点的供应链以及脱碳、人工智能(AI)的可靠性、出口管理、投资审查合作等方面达成协议。 这样的动向彰显扩展了以往以军事和国防为中心的安全保障概念。 美国以新疆和香港遭受中国政府打压为由,将《出口管理条例》(EAR)适用于中国企业时,把中国的人权问题定位为美国自身安全保障上的课题。另外,拜登政 ... ... [阅读更多]

No.53
第五十三期 ,经济  2023年7月5日

中国再次向日本学习的时代

西村豪太(东洋经济新报社专栏作者)   世界开始指出中国经济与日本经济的相似性。到底应该如何分析中国经济的现状?对中国来说,现在发展中的课题“日本化”指的是什么? 沉浸在自我陶醉中的中国 日本也曾经有过这样一个时代,说如果用卖掉轻轨山手线围绕的东京内环的土地的钱,就可以买断整个美国。在谈论1980年代末期的日本泡沫经济时,经常引用这样小插曲。现在回想起来,这显然是个怪异现象,当时也有不少人感到不对劲。尽管如此,整个社会在某种惯性起作用的时候却很难做出抵抗。 时过境迁,近40年过去,目前中国正处于同样的自我陶醉的境地。根据美国花旗集团2023年2月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中国房地产市场规模达到65万亿美元。这不仅超过了美国,甚至超过了美国、欧盟(EU)、日本的房地产总和。顺便说一下,2021年的名义GDP,中国约为18万亿美元,还不到日欧美总和约45万亿美元的一半。 日本泡沫经济是在潜在增长率下降、实体经济与金融系统之间的乖离不断扩大中产生的。而现在,中国经济也迎来了增长率大幅下降的局面。 在2023年3月13日开幕的两会上,将实质经济增长目标定为史上最低的“5%左右”。前一年提出了约“5.5%”的目标, ... ... [阅读更多]

No.52
第五十二期 ,经济  2023年3月27日

财政政策和增发国债的走向:经济实力才是国防基础

  镇目雅人(早稻田大学教授)   〈要点〉 国防费增加消耗国内资源 石桥湛山的主张在战后实现高度经济增长 经济不增长的日本防卫费负担沉重   将防卫费提升到国内生产总值(GDP)2%的比率是否妥当?财源应该用增税来填补,还是应该用国债来维系?问绕讨论防卫费问题,日本的近现代史的很多事例值得借鉴。 幕府末期被迫打开国门后,日本的领导人看到亚洲邻国相继沦为欧美殖民地的情况下,为实现国力来源的经济发展(富国)和充实维持独立的国防(强兵)这两个目标,面临着如何分配有限的人力和物力资源的问题。 出现征韩论之际(1873年),明治政府采取在当下比起对外发动战争更重视民力充实的方针,推动殖产兴业政策。作为近代国家的基础建设完毕后开始了对外战争,但日俄战争(1904∼2005年)的战争费用却达到了当时GDP的6成。其中大部分财源通过发行包括海外市场在内的国债来筹措,以与英美协调为背景,进入国际金融市场使战争得以完成。但是战后背负着巨额的对外债务,偿还本息的负担制约了经济增长。 从经济实力上看,日本在海外扩张版图,面临着维持帝国(强兵)和经济发展(富国)的矛盾。此时拯救日本的归属第一次世界大战这一外在因素。受益 ... ... [阅读更多]

No.52
第五十二期 ,经济  2023年2月21日

日本的工资不上涨源于“美德的不幸”吗?

  滨口桂一郎(劳动政策研究・研修机构劳动政策研究所长)   近年来,“为什么日本的工资不上涨”成为热门话题。早在五年前,玄田有史编著了《为何人手不足而工资却不上涨》这本书反映了该问题。在书中,从经济学的各个角度展开分析,虽然不无道理,但总觉得还是没有完全说透。在高度成长期的日本,伴随“国民收入倍增计划”的口号,工资急剧上升。虽然物价也在上涨,但工资的增长幅度更大。到底是从什么时候形势开始转变的呢?让我们回顾一下历史。 石油危机的成功经验成为绊脚石 第一个转折点是在石油危机后的1975年工会在争取加薪谈判(谈判往往在春季进行,日语称为“春斗”)中抑制了加薪。时任日本首相田中角荣的日本列岛改造论和尼克松冲击带来通货膨胀,加上1973年的第4次中东战争使石油价格暴涨,受此影响,前一年1974年“春斗”实现了空前的32.9%的加薪率。但是在那之后,钢铁劳联(日本钢铁产业劳动组合联合会)的宫田义二委员长,否定了此前依据前一年业绩加薪的模式,提出了所谓的“经济整合论”。全日本劳动总同盟等其他工会也表示赞同,第二年1975年春斗只提高了13.1%。这在劳资关系论中是家喻户晓的有名的故事,但其意义很难说被得到正确理解。 ... ... [阅读更多]

No.52
第五十二期 ,经济  2023年2月15日

今后的日本通商战略:要避免冠以安保名义实施保护主义

  山之内健太(香川大学准教授)   < 要点 > 日本的自由贸易(FTA)网大致接近完成 和对方国家关系越淡FTA的效果就越大 通过积极的国际化促进供应链的多样化   有人认为,日本的通商政策正在迎来转型期。政府谋求强化半导体供给网,从2020年开始实施促进本土回归。并在2022年5月,发表了以美国为中心的新经济圈构想“印太经济框架(IPEF)”。到目前来看,在日本也能看到一部分可谓保护主义政策的影子。 另一方面,日本近年来接连签订了广域自由贸易协定(FTA),覆盖供应网的FTA网几乎接近完成。本文在讨论今后全球化发展的基础上,在评价21世纪日本的通商政策的同时,希望进一步认识日本的基于经济安全保障政策含意。 进入21世纪后,贸易自由化的中心从世界贸易组织(WTO)的多边谈判转移到了双边和区域内的FTA。虽然日本也与东南亚国家联盟(东盟)和中南美国家签订了协定,但多数是和日本的贸易额据世界6~30位左右的国家,真正的贸易自由化还不是很稳定。截至2016年生效的15个协定中,多边协定只有与东盟的经济伙伴关系协定(EPA)。 进入2010年代,中国围绕亚太与美国争夺霸权,美国主导的跨太 ... ... [阅读更多]

Managemented by 佐口尚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