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要点: 长短期利率操作及购买ETF副作用的悬念 实质上是极弱的前瞻性指引 物价低迷越持久,对策的副作用越强 日本央行的金融政策正面临困难的局面。近期以劳务市场为首,虽然经济形势良好,但物价的变动迟缓,通胀目标的达成还没有头绪。现状距离问题出口还很远。另一方面,将近20年前后,已经采取了各种缓解方法的结果是,到了今天已经快拿不出其他的缓解方法了。 现在正处在一种上不去下不来的情况。达成金融政策目标需要时间,同时在中央银行的相关经济理论中也尚未看到明显的进步。 时长20年的宽松政策可谓效果甚微,从显示1990年之后的基础货币(现金与准备金)与消費者物价指数(除食品・能源)动向的图表中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一点。 90年代中期之后,货币量持续增大,从2000年初的量化宽松政策开始,到最近的量化・质化宽松政策,出现了急速增长,目前达到了90年约13倍的货币量。另一方面,物价近乎处于稳定状态,在过去的1年当中,上涨率恰恰为0%。如果按照货币数量论中所述的,货币数量增加后,在几年之内,物价也会成比例上升的理论来看,最近所呈现出的却是一个明显的反例。 从90年代开始,人们已经熟知,将利息调整为零后,单纯的增加货币量无法展现出有力的宽松政策效果。 ... ...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