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的成长与日本 (上)
从“工厂”向“技术革新”基地的转变 (2018年6月20日)

户堂康之 (独立行政法人经济产业研究所教职研究员,早稻田大学政治经济学术院经济学研究科教授)

亚洲的成长与日本(中)
大城市享受人口红利 (2018年6月15日)

大泉启一郎(日本综合研究所调査部高级主任研究员)

从未修改的长寿宪法 (2017年11月14日)

牧原出 (东京大学教授)、肯尼斯·盛·麦克尔韦恩 (东京大学副教授)

围绕iPS细胞的社会与科学
以伦理、法律、社会性课题为主轴思考下一个十年 (2017年10月30日)

八代嘉美 (一般社团法人 日本再生医疗学会 理事长助理・京都大学 iPS细胞研究所 上广伦理研究部门 特定副教授)

政府莫要介入物价和企业活动

  〈要点〉 通过调整财政、金融无法实现结构性经济增长 通过补助金等来控制物价导致庞大的财政开支 推进社会保障民营化以活用民间活力   在当今日本社,为经济重生,放出各种大招小招,喧嚣至极,但多数非但有用,反而会成为经济重生的绊脚石。 尤其是为提振经济而制定的财政、金融政策并没有像人们想象的那样有效。综合所有经济学的研究,或许在经济恶化的时候多少会有支撑的作用。但是说到底,其效果只限于经济学所定义的经济恶化时,但经济并未没有像世人所想象的那样恶化。 实际国内生产总值(GDP)通常在曲折波动的同时缓慢上升。其平均直线(趋势)意味着结构性经济增长。它在一定程度上是长年的移动平均线,可以逐渐改变。另一方面,围绕这一趋势上下移动的是现代经济学定义的经济循环。所谓经济恶化,就是围绕该趋势进入了下降局面。在日本,由内阁府定义景气与否等经济循环的局面。 安倍政府执政期间,日本进入二战后第二长的好景气期,即进入围绕趋势的上升局面。尽管如此,社会上还是有很多人说没有感受到好景气,作为回应,日本政府、日本央行长期处于财政赤字状态,实施金融量化宽松政策。不得不说这是错误的应对方式。本来,景气好时的财政、金融政策,应该与不景气时 ... ... [阅读更多]

Managemented by 佐口尚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