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虑到通过签订FTA努力推进全球化的经过,应该杜绝把安全保障置之度外,任意推进保护主义和反全球化的行动。”
照片:HIT1912/PIXTA
山之内健太(香川大学准教授)
< 要点 >
山之内健太准教授
有人认为,日本的通商政策正在迎来转型期。政府谋求强化半导体供给网,从2020年开始实施促进本土回归。并在2022年5月,发表了以美国为中心的新经济圈构想“印太经济框架(IPEF)”。到目前来看,在日本也能看到一部分可谓保护主义政策的影子。
另一方面,日本近年来接连签订了广域自由贸易协定(FTA),覆盖供应网的FTA网几乎接近完成。本文在讨论今后全球化发展的基础上,在评价21世纪日本的通商政策的同时,希望进一步认识日本的基于经济安全保障政策含意。
进入21世纪后,贸易自由化的中心从世界贸易组织(WTO)的多边谈判转移到了双边和区域内的FTA。虽然日本也与东南亚国家联盟(东盟)和中南美国家签订了协定,但多数是和日本的贸易额据世界6~30位左右的国家,真正的贸易自由化还不是很稳定。截至2016年生效的15个协定中,多边协定只有与东盟的经济伙伴关系协定(EPA)。
进入2010年代,中国围绕亚太与美国争夺霸权,美国主导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和中国具有巨大影响力的东亚地区全面经济合作协定(RCEP)的谈判同时进行。结果,日本从2018年末开始,广域FTA等相继生效。美国脱离的TPP(作为CPTPP)于2018年12月生效,与欧盟(EU)的EPA于2019年2月生效。并且,2020年1月与美国的贸易协定、2022年1月RCEP协定分别生效。
2022年上半年的贸易额合计进出口约100万亿日元,其中与FTA等缔结国的贸易额约为77万亿日元,占近8成。与没有与中国签订FTA的美国和欧盟(不包括区域内贸易)相比,这一比例较高。虽然协议的内容存在问题,但可以说日本的FTA网几乎接近完成。除资源国以外,在主要贸易伙伴国和地区没有签订FTA的只有台湾和香港。
那么,迄今为止FTA真的起到了促进全球化、扩大贸易的作用了吗?近年来的研究表明,FTA对贸易额的影响并不均匀,也有不少协定没有达到预期效果也是广为人知的事实。
上图为关于2016年之前与FTA生效的国家的贸易,以生效3年前为横轴,以3年后为纵轴。贸易额根据景气动向等每年变动很大,虽然这种方法很粗糙,但可以大致显示贸易在世界的份额。
本图中的很多点都在对角线上方,这表明FTA有助于扩大贸易。笔者过去也考虑到对方国家的经济状况进行了分析,但通过约半数的FTA,可以明确地看到增加贸易额的效果。
从对方国家来看,越南等东盟内低收入国家的贸易额在FTA生效后大幅增加。因此,FTA有助于加强与经济关系较弱的国家的关系。另一方面,与澳大利亚、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的贸易额在生效后没有增加。
原因有几种,日本贸易振兴机构亚洲经济研究所主任研究员早川和伸和福山大学讲师白映旻的研究指出,比起贸易,日本的FTA更可能直接投资增加了国外生产。
根据笔者等人利用详细的品种数据共同进行的研究,推测日本的FTA对缔结国的有税商品的出口额增加了3成左右,从缔结国的有税商品的进口额增加了6成左右。特别是一直以来受到严格保护的产品中,FTA的效果非常好,但是制定严格原产地规则的产品中,FTA的效果也很有限。
近年来的广域FTA是在以前贸易盛行的国家和已经存在双边FTA的国家之间签订的,所以对日本贸易的影响可能很有限。日本的贸易总额每年以数万亿日元为单位变动,但与TPP缔结国的贸易额份额从生效前到现在为止,在12%左右几乎没有变化。与欧盟的EPA也一样,日美贸易协定和RCEP在贸易方面的直接效果也有限。
只从贸易额来考虑广域FTA的成果可能有点片面,但目前没有明确的影响。另一方面,广域FTA的主要目的之一是制定国际性的规则,需要从长期的视角来解决。
以上讨论了通商政策的经过和对贸易的影响,但是基于经济安全保障的政策今后应该如何推进呢?首先想从关税政策有不能忽视的影响来考虑。很明显,关税削减与贸易额的增加有足够的相关性。但是,除了一部分农产品以外,日本的关税率已经很低,缺乏追加削减的余地。
另外,在宣布参加IPEF的14个国家中,日本没有签订FTA的只有斐济。在IPEF中,关税方面的合作并没有被设想为谈判的对象,但是即使加入了关税削减,日本享受的利益也不会很大吧。相反,如果出于安全保障上的理由而提高关税的话,应该做好与对方国家的报复等相应影响的心理准备。
考虑到通过签订FTA努力推进全球化的经过,应该杜绝把安全保障置之度外,任意推进保护主义和反全球化的行动。如果避免过度依赖中国是安全保障上的重要目标,那就更应该积极推进全球化,致力于供应网的多样化。
实际上,一部分补助金事业是以推进供应商多样化为目的而实施的。但是,除补助金外,也应该一起实施关税政策。具体来说,可以考虑降低最惠国待遇关税率和签订新的FTA等政策。特别是,应该寻找一个新的广域FTA。通过向世界展示推进全球化的姿态,如果能作为中间力量发挥存在感,在政治上也会有很大的利益。
出于安全保障方面的考虑,在国内确保一定规模的生产基地的政策并不是没有正当性。但是,考虑到日本的现状,随着少子高龄化的发展,失业率以低水平推移,制造业大规模回归国内并不现实,也很缺乏积极推进的意义。劳动力是稀缺的资源,只有劳动生产率高的企业、产业才能有效利用。至少在现在的日本没有余裕让没有竞争力的企业、产业空空浪费宝贵资源吧。
[ 翻译责任:日本综述。本篇报道第一次刊登在《日本経済新闻》2022年10月19日的专栏《経済教室》中,题目为《今后的日本通商战略:要避免冠以安保名义实施保护主义》(日本経済新闻2022年10月19日)。经笔者许可翻译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