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外交政策论坛 > 文库 > 第五十二期

第五十二期档案

No.52
经济 ,第五十二期  2023年3月27日

财政政策和增发国债的走向:经济实力才是国防基础

  镇目雅人(早稻田大学教授)   〈要点〉 国防费增加消耗国内资源 石桥湛山的主张在战后实现高度经济增长 经济不增长的日本防卫费负担沉重   将防卫费提升到国内生产总值(GDP)2%的比率是否妥当?财源应该用增税来填补,还是应该用国债来维系?问绕讨论防卫费问题,日本的近现代史的很多事例值得借鉴。 幕府末期被迫打开国门后,日本的领导人看到亚洲邻国相继沦为欧美殖民地的情况下,为实现国力来源的经济发展(富国)和充实维持独立的国防(强兵)这两个目标,面临着如何分配有限的人力和物力资源的问题。 出现征韩论之际(1873年),明治政府采取在当下比起对外发动战争更重视民力充实的方针,推动殖产兴业政策。作为近代国家的基础建设完毕后开始了对外战争,但日俄战争(1904∼2005年)的战争费用却达到了当时GDP的6成。其中大部分财源通过发行包括海外市场在内的国债来筹措,以与英美协调为背景,进入国际金融市场使战争得以完成。但是战后背负着巨额的对外债务,偿还本息的负担制约了经济增长。 从经济实力上看,日本在海外扩张版图,面临着维持帝国(强兵)和经济发展(富国)的矛盾。此时拯救日本的归属第一次世界大战这一外在因素。受益 ... ... [阅读更多]

外交 ,第五十二期
2023年3月16日

美中对立的牺牲者:扎根于东南亚国家联盟(东盟)的实用主义

  东南亚各国以松散的合作关系与大国交锋。东盟强悍的外交态度有很多值得日本学习的地方。   铃木早苗(东京大学大学院综合文化研究科副教授) 对外安全保障政策的自由度和对立的历史 美中对立依然在持续,东南亚国家联盟(东盟)成员国对美中等域外国的立场存在差异,有人指出东盟内部出现分裂和对立。但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有一些点也不能完全如此断言。 第一,东盟原本不是军事同盟,不妨碍成员国根据各自的国家利益制定对外安全保障政策。也就是说,其自由度很高,可以自由进行松散合作和联手。20世纪70年代,马来西亚曾在美国、中国和苏联的保证下提议实现东南亚中立化。对此,泰国考虑到激化的越南战争,对重视对美关系的立场提出了异议,新加坡和印度尼西亚也认为有可能招致大国的不当介入而对大国的介入表示反对。结果,东盟并没有明确要求域外大国参与东盟事务,只是发表了希望东南亚中立化的宣言。 在对美国的安全保障关系上,东盟各国也采取了不同的方针。菲律宾和泰国与美国保持了密切的关系,而印度尼西亚等国则优先考虑不结盟的立场。其他东盟国家半默认驻菲美军基地对地区稳定是必要的。另一方面,20世纪80年代末,菲律宾就与美国的基地问题谈判时,要求东盟其他国 ... ... [阅读更多]

文化 ,第五十二期
2023年3月3日

日中邦交正常化50周年:日本与中国的建筑交流史

  穿越边界的建筑师们 为纪念日中邦交正常化50周年,在深圳的文化综合设施“深圳海上世界文化艺术中心”举办了日本建筑师的作品展“穿越边界:日本建筑展”(时间:2022年11月5日~2023年2月19日)。首先介绍一下该展会。 由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和深圳设计互联联合举办的本次展览,如标题所示,聚焦了日本建筑师们的“穿越边界的作品”。展会大致由两部分构成。首先,以1960年代开始活跃的槙文彦和矶崎新为首,还有安藤忠雄、伊东丰雄、坂茂、隈研吾、石上纯也、藤本壮介等活跃在世界各地的8名建筑家的模型和装置艺术。另外,田根刚和大西麻贵+百田有希(o+h),以及以电视演出为契机在中国享有超级知名度的青山周平等年轻到中坚层建筑师的面板展示。会场设计由中国年轻建筑师fan亲手打造。悬挂半透明的隔板,用自由曲线松散地划分展示区。空间的气氛,很好地表现着纤细、柔软、白色、边界的暧昧性等现代日本建筑的最大公约数的特征(用树组成的什器设计由在中国活跃的东福大辅设计)。 策展人是华盛顿大学的建筑学者大岛正。大岛正也曾在金泽建筑馆策划了该宗旨的展览会,本展被定位为其升级版。大幅度的变更点是,核心展示的8名建筑家分别展出了至少一个在中国的项目。例 ... ... [阅读更多]

外交 ,第五十二期
2023年3月16日

美中对立的牺牲者:扎根于东南亚国家联盟(东盟)的实用主义

  东南亚各国以松散的合作关系与大国交锋。东盟强悍的外交态度有很多值得日本学习的地方。   铃木早苗(东京大学大学院综合文化研究科副教授) 对外安全保障政策的自由度和对立的历史 美中对立依然在持续,东南亚国家联盟(东盟)成员国对美中等域外国的立场存在差异,有人指出东盟内部出现分裂和对立。但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有一些点也不能完全如此断言。 第一,东盟原本不是军事同盟,不妨碍成员国根据各自的国家利益制定对外安全保障政策。也就是说,其自由度很高,可以自由进行松散合作和联手。20世纪70年代,马来西亚曾在美国、中国和苏联的保证下提议实现东南亚中立化。对此,泰国考虑到激化的越南战争,对重视对美关系的立场提出了异议,新加坡和印度尼西亚也认为有可能招致大国的不当介入而对大国的介入表示反对。结果,东盟并没有明确要求域外大国参与东盟事务,只是发表了希望东南亚中立化的宣言。 在对美国的安全保障关系上,东盟各国也采取了不同的方针。菲律宾和泰国与美国保持了密切的关系,而印度尼西亚等国则优先考虑不结盟的立场。其他东盟国家半默认驻菲美军基地对地区稳定是必要的。另一方面,20世纪80年代末,菲律宾就与美国的基地问题谈判时,要求东盟其他国 ... ...

文化 ,第五十二期
2023年3月3日

日中邦交正常化50周年:日本与中国的建筑交流史

  穿越边界的建筑师们 为纪念日中邦交正常化50周年,在深圳的文化综合设施“深圳海上世界文化艺术中心”举办了日本建筑师的作品展“穿越边界:日本建筑展”(时间:2022年11月5日~2023年2月19日)。首先介绍一下该展会。 由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和深圳设计互联联合举办的本次展览,如标题所示,聚焦了日本建筑师们的“穿越边界的作品”。展会大致由两部分构成。首先,以1960年代开始活跃的槙文彦和矶崎新为首,还有安藤忠雄、伊东丰雄、坂茂、隈研吾、石上纯也、藤本壮介等活跃在世界各地的8名建筑家的模型和装置艺术。另外,田根刚和大西麻贵+百田有希(o+h),以及以电视演出为契机在中国享有超级知名度的青山周平等年轻到中坚层建筑师的面板展示。会场设计由中国年轻建筑师fan亲手打造。悬挂半透明的隔板,用自由曲线松散地划分展示区。空间的气氛,很好地表现着纤细、柔软、白色、边界的暧昧性等现代日本建筑的最大公约数的特征(用树组成的什器设计由在中国活跃的东福大辅设计)。 策展人是华盛顿大学的建筑学者大岛正。大岛正也曾在金泽建筑馆策划了该宗旨的展览会,本展被定位为其升级版。大幅度的变更点是,核心展示的8名建筑家分别展出了至少一个在中国的项目。例 ... ...

经济 ,第五十二期
2023年2月21日

日本的工资不上涨源于“美德的不幸”吗?

  滨口桂一郎(劳动政策研究・研修机构劳动政策研究所长)   近年来,“为什么日本的工资不上涨”成为热门话题。早在五年前,玄田有史编著了《为何人手不足而工资却不上涨》这本书反映了该问题。在书中,从经济学的各个角度展开分析,虽然不无道理,但总觉得还是没有完全说透。在高度成长期的日本,伴随“国民收入倍增计划”的口号,工资急剧上升。虽然物价也在上涨,但工资的增长幅度更大。到底是从什么时候形势开始转变的呢?让我们回顾一下历史。 石油危机的成功经验成为绊脚石 第一个转折点是在石油危机后的1975年工会在争取加薪谈判(谈判往往在春季进行,日语称为“春斗”)中抑制了加薪。时任日本首相田中角荣的日本列岛改造论和尼克松冲击带来通货膨胀,加上1973年的第4次中东战争使石油价格暴涨,受此影响,前一年1974年“春斗”实现了空前的32.9%的加薪率。但是在那之后,钢铁劳联(日本钢铁产业劳动组合联合会)的宫田义二委员长,否定了此前依据前一年业绩加薪的模式,提出了所谓的“经济整合论”。全日本劳动总同盟等其他工会也表示赞同,第二年1975年春斗只提高了13.1%。这在劳资关系论中是家喻户晓的有名的故事,但其意义很难说被得到正确理解。 ... ...

经济 ,第五十二期
2023年2月15日

今后的日本通商战略:要避免冠以安保名义实施保护主义

  山之内健太(香川大学准教授)   < 要点 > 日本的自由贸易(FTA)网大致接近完成 和对方国家关系越淡FTA的效果就越大 通过积极的国际化促进供应链的多样化   有人认为,日本的通商政策正在迎来转型期。政府谋求强化半导体供给网,从2020年开始实施促进本土回归。并在2022年5月,发表了以美国为中心的新经济圈构想“印太经济框架(IPEF)”。到目前来看,在日本也能看到一部分可谓保护主义政策的影子。 另一方面,日本近年来接连签订了广域自由贸易协定(FTA),覆盖供应网的FTA网几乎接近完成。本文在讨论今后全球化发展的基础上,在评价21世纪日本的通商政策的同时,希望进一步认识日本的基于经济安全保障政策含意。 进入21世纪后,贸易自由化的中心从世界贸易组织(WTO)的多边谈判转移到了双边和区域内的FTA。虽然日本也与东南亚国家联盟(东盟)和中南美国家签订了协定,但多数是和日本的贸易额据世界6~30位左右的国家,真正的贸易自由化还不是很稳定。截至2016年生效的15个协定中,多边协定只有与东盟的经济伙伴关系协定(EPA)。 进入2010年代,中国围绕亚太与美国争夺霸权,美国主导的跨太 ... ...

经济 ,第五十二期
2023年2月14日

现在应该学习“稻盛经营哲学”:体现动态二元性的稀有经营者

世界级经营学泰斗、立命馆大学稻盛经营哲学研究 中心研究顾问野中郁次郎剖析稻盛经营哲学的精髓 野中郁次郎(一桥大学名誉教授) 认识到“共鸣”重要性的经营者 日本的知识力,曾在世界一度领先。但是,特别是近30年间,凸显低迷。我认为其复活的关键在于“人性化战略”,也就是以共鸣为基础的人性化战略,但将其完美付诸实践的正是去年8月24日离开人世的稻盛和夫先生的经营哲学。 说起典型的战略论,当属迈克尔·波特的《竞争战略》一书。第一,通过分析市场结构,在此基础上引导企业战略的手法,这种具有科学性、分析性的战略论近年来在日本也受到青睐。以现象为对象进行分析的手法是笛卡尔以来的西方传统,可以说是基于“头脑”的科学方法论。我曾经在美国学习经营学并获得学位,那里教的也是“经营以科学为中心”,MBA(经营学硕士)等就是其中的典型。 相反,除了分析性的手法外,还有重视以直接的体验作为原点的人性化战略,就是后述的稻盛经营方法。笛卡尔留给后世的名言有“我思,故我在”,但事实上不仅是在头脑中思考,通过自己的亲身感受,我们才能追求眼前现象的意义。也就是说,定义意义本身也不能脱离身体的感知。 追溯到一个世纪前,以现象学的创始人而闻名的埃德蒙德·胡塞尔提倡这种直 ... ...

Managemented by 佐口尚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