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外交政策论坛 > 文库

文库档案

No.53
外交 ,第五十三期  2023年9月21日

七国集团(G7)主席国任期继续:
日本可通过“复兴”来彰显领导力

东野笃子 筑波大学人文社会商务科学学术院教授   为参加G7广岛峰会访日的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将广岛和“复兴后”的乌克兰重叠在一起。日本作为G7主席国,又作为复兴支援国,能做的是什么呢?   “如此关注乌克兰,特别是提出声明支持乌克兰的主权、领土完整,以及对乌克兰人民的支持,我一辈子都不会忘记。” 今年5月,泽连斯基总统面对面参加了在广岛召开的7国集团峰会(G7峰会),向日本首相岸田文雄表达了这样的谢意。目前正遭受俄罗斯入侵的一国总统,降落在遥远的广岛,受到来自全世界的瞩目。 根据首脑会谈后的各种报道所示,日本政府当初似乎对泽连斯基总统的直接与会持消极态度。但是,日本通过该峰会连接了非G7成员的“邀请国”印度、韩国、印度尼西亚等与乌克兰之间的关系。从结果来看,这次G7峰会彰显了主席国日本的“凝聚力”,可以说取得了超出预期的成功。 相反,围绕G7峰会也有许多负面报道。对于“广岛愿景”提到的“不允许俄罗斯的核胁迫,更不允许俄罗斯通过任何方式使用核武器”,有人批评说“允许维持核抑制体制文件的出台是把‘广岛’当作工具进行政治利用”。但是,既然俄罗斯试图通过核武器改变现状,就不得不依靠核抑制体制。在俄罗斯的核威胁趋 ... ... [阅读更多]

No.53
经济 ,第五十三期  2023年9月11日

如何面对中国?,贸易“安保例外”规则成焦点

渡边真理子(学习院大学经济学部教授)   〈要点〉 法律不稳定性、不可预见性的风险大 如果是经济胁迫,自由贸易将优势尽失 纠正由体制差异带来的弊端并将其规则化   在今年5月发达7国首脑峰会(G7广岛峰会)上,围绕对华关系,提出了“从脱钩到去风险化”的方针。 去风险化这个词是欧盟委员会主席乌尔苏拉·冯德莱恩(Ursula von der Leyen)提出的,但美国国家安全顾问杰克·沙利文(Jake Sullivan)和美国财长珍妮特·耶伦(Janet L. Yellen)的也表阐述了同样的认识。 耶伦在4月的演讲中表示,经济方面的对华政策的原则有:①确保美国及其盟友和伙伴国的国家安全利益和人权保护是没有谈判空间的第一优先;②其他,与中国公平健康的经济竞争;③在全球课题上的合作。沙利文表示:“出口管制也仅限于影响军事平衡的有限技术领域。并非想与中国断绝关系。” 笔者也认为这个方针在2022年10月美国提出的严格的对华半导体相关措施中也已经体现。美国禁止了服务器用半导体和相关设备的对华出口,以及美国人在中企半导体行业就业。目前,中国很难凭借一己之力制造最先进的服务器。相反,在智能手机和自动驾驶用半导体没有被列 ... ... [阅读更多]

No.53
外交 ,第五十三期  2023年8月25日

中美隔阂,即便近期缓解但对立结构不变

  佐橋 亮 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副教授 独立行政法人经济产业研究所教职研究员   2023年6月,美国国务卿布林肯访华,中美时隔五年恢复高层访问。布林肯访华因中国的侦察气球问题一度受挫,但美国政府一直保持访华意愿。尽管美国在国力上与中国保持竞争关系,但同时一贯寻求与中国保持对话。为什么拜登政府保持摸索与习近平政府的外交关系呢? 这背后不乏有拜登政府独特的平衡感。美国充分理解中国的崛起和一些行为不符合美国的利益和价值观,但也倾向于把控双边关系不让其过度恶化,主张应该在两国间设置所谓的“栅栏”,建立对话机制。 另一方面,拜登政府关于中国和世界有比特朗普政府更为严格的愿景。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沙利文在2023年4月表示,为了构建将安全保障意识纳入经济政策的新国际性协议,应充分利用少数国家间的合作(小多边主义)。同时强调产业政策,还进一步提及要保护美国劳工问题,留下了保护主义的印象。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的大方针是主导构建以自由贸易为基础的开放型国际经济体制。但是,由于开放给中国和俄罗斯带来了不必要的增长机会,并在2016年的美国总统选举中民主党丧失了许多劳动者的选票,出于对此的强烈自我反省,在经济方面 ... ... [阅读更多]

No.53
第五十三期 ,社会  2023年8月10日

二三十岁高知女性的疯狂追捧
为何当今中国出现了一股“上野千鹤子热”?

  古市雅子(北京大学副教授) 作品登榜年度最佳 当今中国,社会学家和女性主义者上野千鹤子赢得了超高人气。她与作家铃木凉美合著的《始于极限》自去年9月出版后,不仅在豆瓣上当选为年度图书,而且截至5月中旬撰写此稿时,仍在周榜上排名第三。在北京大学校内的书店里,2022年最佳畅销书是上野千鹤子2015年出版的《厌女》。城市中的每家书店都设置了女性主义专区,上面摆满了上野千鹤子的著作。 去年9月,应学生们的强烈要求,我所在的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日语系邀请上野教授举办了一场线上讲座。受疫情影响,线下会场仅有100个名额,且只对日语系同学开放,不提供翻译,但是负责人的电话还是被打爆了,来自北京及全国各地的人们都前来咨询。线上会场原本和线下会场一样,仅限日语系学生参加,但是想听讲座的人蜂拥而至,连上野教授本人都一度被挤出会议室。讲座前一天,我在微信上收到了一条学生发来的消息:“一想到明天就能见到上野老师本人,我都要哭了。”她的热情再次令我感到不可思议。 在今年2月新京报主办的活动中,上野教授和著名女性电影学者戴锦华教授举办了线上对话,我作为翻译嘉宾也有幸参加。现场大约只有60名听众,但是他们的热情却异常高涨。这些为数不多的听众在 ... ... [阅读更多]

No.53
经济 ,第五十三期  2023年7月28日

经济区块化走向:为多边贸易、经济安保服务

川濑刚志(上智大学法学系教授、经济产业研究所教职研究员)   以安全保障为名,国际贸易和投资体系分裂加剧。特别是美国在特朗普执政以后,频繁以安全保障为由实施贸易措施。具体来说,包括(1)积极适用《出口管理条例》(Export Administration Regulations, EAR)(2)其他物项、服务的交易限制(3)直接投资管制(4)人权的安全保障法规等(参照下表)。     另一方面,伴随以中美为主的贸易、投资的脱钩,最近的友岸合作,即友好国家间的供应链重组和强韧化得以推进。除了印度太平洋经济框架(IPEF)、美国欧盟贸易和技术委员会(TTC)之外,2023年1月开始了美洲经济繁荣伙伴关系(APEP)谈判。 这些措施重视安全保障和价值观的共享,力图在强化半导体、重要矿产、后量子技术等战略物资和技术为焦点的供应链以及脱碳、人工智能(AI)的可靠性、出口管理、投资审查合作等方面达成协议。 这样的动向彰显扩展了以往以军事和国防为中心的安全保障概念。 美国以新疆和香港遭受中国政府打压为由,将《出口管理条例》(EAR)适用于中国企业时,把中国的人权问题定位为美国自身安全保障上的课题。另外,拜登政 ... ... [阅读更多]

No.53
经济 ,第五十三期  2023年7月5日

中国再次向日本学习的时代

西村豪太(东洋经济新报社专栏作者)   世界开始指出中国经济与日本经济的相似性。到底应该如何分析中国经济的现状?对中国来说,现在发展中的课题“日本化”指的是什么? 沉浸在自我陶醉中的中国 日本也曾经有过这样一个时代,说如果用卖掉轻轨山手线围绕的东京内环的土地的钱,就可以买断整个美国。在谈论1980年代末期的日本泡沫经济时,经常引用这样小插曲。现在回想起来,这显然是个怪异现象,当时也有不少人感到不对劲。尽管如此,整个社会在某种惯性起作用的时候却很难做出抵抗。 时过境迁,近40年过去,目前中国正处于同样的自我陶醉的境地。根据美国花旗集团2023年2月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中国房地产市场规模达到65万亿美元。这不仅超过了美国,甚至超过了美国、欧盟(EU)、日本的房地产总和。顺便说一下,2021年的名义GDP,中国约为18万亿美元,还不到日欧美总和约45万亿美元的一半。 日本泡沫经济是在潜在增长率下降、实体经济与金融系统之间的乖离不断扩大中产生的。而现在,中国经济也迎来了增长率大幅下降的局面。 在2023年3月13日开幕的两会上,将实质经济增长目标定为史上最低的“5%左右”。前一年提出了约“5.5%”的目标, ... ... [阅读更多]

No.52
经济 ,第五十二期  2023年3月27日

财政政策和增发国债的走向:经济实力才是国防基础

  镇目雅人(早稻田大学教授)   〈要点〉 国防费增加消耗国内资源 石桥湛山的主张在战后实现高度经济增长 经济不增长的日本防卫费负担沉重   将防卫费提升到国内生产总值(GDP)2%的比率是否妥当?财源应该用增税来填补,还是应该用国债来维系?问绕讨论防卫费问题,日本的近现代史的很多事例值得借鉴。 幕府末期被迫打开国门后,日本的领导人看到亚洲邻国相继沦为欧美殖民地的情况下,为实现国力来源的经济发展(富国)和充实维持独立的国防(强兵)这两个目标,面临着如何分配有限的人力和物力资源的问题。 出现征韩论之际(1873年),明治政府采取在当下比起对外发动战争更重视民力充实的方针,推动殖产兴业政策。作为近代国家的基础建设完毕后开始了对外战争,但日俄战争(1904∼2005年)的战争费用却达到了当时GDP的6成。其中大部分财源通过发行包括海外市场在内的国债来筹措,以与英美协调为背景,进入国际金融市场使战争得以完成。但是战后背负着巨额的对外债务,偿还本息的负担制约了经济增长。 从经济实力上看,日本在海外扩张版图,面临着维持帝国(强兵)和经济发展(富国)的矛盾。此时拯救日本的归属第一次世界大战这一外在因素。受益 ... ... [阅读更多]

No.52
外交 ,第五十二期  2023年3月16日

美中对立的牺牲者:扎根于东南亚国家联盟(东盟)的实用主义

  东南亚各国以松散的合作关系与大国交锋。东盟强悍的外交态度有很多值得日本学习的地方。   铃木早苗(东京大学大学院综合文化研究科副教授) 对外安全保障政策的自由度和对立的历史 美中对立依然在持续,东南亚国家联盟(东盟)成员国对美中等域外国的立场存在差异,有人指出东盟内部出现分裂和对立。但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有一些点也不能完全如此断言。 第一,东盟原本不是军事同盟,不妨碍成员国根据各自的国家利益制定对外安全保障政策。也就是说,其自由度很高,可以自由进行松散合作和联手。20世纪70年代,马来西亚曾在美国、中国和苏联的保证下提议实现东南亚中立化。对此,泰国考虑到激化的越南战争,对重视对美关系的立场提出了异议,新加坡和印度尼西亚也认为有可能招致大国的不当介入而对大国的介入表示反对。结果,东盟并没有明确要求域外大国参与东盟事务,只是发表了希望东南亚中立化的宣言。 在对美国的安全保障关系上,东盟各国也采取了不同的方针。菲律宾和泰国与美国保持了密切的关系,而印度尼西亚等国则优先考虑不结盟的立场。其他东盟国家半默认驻菲美军基地对地区稳定是必要的。另一方面,20世纪80年代末,菲律宾就与美国的基地问题谈判时,要求东盟其他国 ... ... [阅读更多]

No.52
文化 ,第五十二期  2023年3月3日

日中邦交正常化50周年:日本与中国的建筑交流史

  穿越边界的建筑师们 为纪念日中邦交正常化50周年,在深圳的文化综合设施“深圳海上世界文化艺术中心”举办了日本建筑师的作品展“穿越边界:日本建筑展”(时间:2022年11月5日~2023年2月19日)。首先介绍一下该展会。 由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和深圳设计互联联合举办的本次展览,如标题所示,聚焦了日本建筑师们的“穿越边界的作品”。展会大致由两部分构成。首先,以1960年代开始活跃的槙文彦和矶崎新为首,还有安藤忠雄、伊东丰雄、坂茂、隈研吾、石上纯也、藤本壮介等活跃在世界各地的8名建筑家的模型和装置艺术。另外,田根刚和大西麻贵+百田有希(o+h),以及以电视演出为契机在中国享有超级知名度的青山周平等年轻到中坚层建筑师的面板展示。会场设计由中国年轻建筑师fan亲手打造。悬挂半透明的隔板,用自由曲线松散地划分展示区。空间的气氛,很好地表现着纤细、柔软、白色、边界的暧昧性等现代日本建筑的最大公约数的特征(用树组成的什器设计由在中国活跃的东福大辅设计)。 策展人是华盛顿大学的建筑学者大岛正。大岛正也曾在金泽建筑馆策划了该宗旨的展览会,本展被定位为其升级版。大幅度的变更点是,核心展示的8名建筑家分别展出了至少一个在中国的项目。例 ... ... [阅读更多]

No.52
经济 ,第五十二期  2023年2月21日

日本的工资不上涨源于“美德的不幸”吗?

  滨口桂一郎(劳动政策研究・研修机构劳动政策研究所长)   近年来,“为什么日本的工资不上涨”成为热门话题。早在五年前,玄田有史编著了《为何人手不足而工资却不上涨》这本书反映了该问题。在书中,从经济学的各个角度展开分析,虽然不无道理,但总觉得还是没有完全说透。在高度成长期的日本,伴随“国民收入倍增计划”的口号,工资急剧上升。虽然物价也在上涨,但工资的增长幅度更大。到底是从什么时候形势开始转变的呢?让我们回顾一下历史。 石油危机的成功经验成为绊脚石 第一个转折点是在石油危机后的1975年工会在争取加薪谈判(谈判往往在春季进行,日语称为“春斗”)中抑制了加薪。时任日本首相田中角荣的日本列岛改造论和尼克松冲击带来通货膨胀,加上1973年的第4次中东战争使石油价格暴涨,受此影响,前一年1974年“春斗”实现了空前的32.9%的加薪率。但是在那之后,钢铁劳联(日本钢铁产业劳动组合联合会)的宫田义二委员长,否定了此前依据前一年业绩加薪的模式,提出了所谓的“经济整合论”。全日本劳动总同盟等其他工会也表示赞同,第二年1975年春斗只提高了13.1%。这在劳资关系论中是家喻户晓的有名的故事,但其意义很难说被得到正确理解。 ... ... [阅读更多]

Managemented by 佐口尚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