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阅读更多]
日本政府和央行决定的物价上涨率2%这一目标是理想水平 央行货币政策的巨大转变将成为日本摆脱通缩的重要一步 安倍晋三新政府要求日本央行就货币政策采用2%的通胀目标,央行已经接受。央行一直以来主张”现阶段以1%为大致目标”,因此,这意味着政策运营的很大转变。笔者此前认为理想的物价上涨率是在1%到2%之间。其根据如下: 首先,若考虑陷入通缩的风险,最低需要1%的物价上涨率作为预留空间。第二,有必要思考现在采用的消费价格指数与实际生活费指数出现了何种程度的偏离(向上偏差)。不过,人们关于消费价格指数的向上偏差看法各异,有的认为接近零,有的认为是1%左右。笔者此前设想的向上偏差是其中间值,为0.5%左右。 不过,最近东京大学教授渡边努等人使用大型数据进行了研究。研究报告显示:以美国方式计算的消费价格指数和以日本总务省方式计算的消费价格指数之间,日本的指数可能存在1%左右或更大的向上偏差。 去年11月下旬,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前副主席唐纳德•科恩访日时,我询问了美国消费价格指数的向上偏差,得知有1%左右。若科恩前副主席的意见无误,那么日本的消费价格指数就有2%左右的向上偏差。... [阅读更多]
[ 欧元圈的财政危机由金融危机带来信用紧缩,并且已经发展到危及实体经济的地步了。幸亏欧洲中央银行(ECB)以及国际货币基金(IMF)采取了紧急支援,多多少少争取了一些时间。然而,如果不彻底改革作为危机根源的经济、财政体制的话,是无法真正解决这一问题的。这次欧元圈的危机对日本来说,绝非是可以隔岸观火的事。之所以这么说,因为将日本国家与地方政府的债务两者加起来,达到了国内总生产值(GDP)的200%左右,比起作为欧元圈财政危机震源的希腊来得更加庞大。并且,加之日本人口老龄化在世界上也是以最快速度发展的,今后社会保障相关费用也会愈来愈膨胀。如果不迅速推行彻底的财政健全化政策的话,发达国家最糟糕的财政状况很可能发展到国债暴跌、经济混乱的地步。财政问题也可以说是日本经济问题的定时炸弹。... [阅读更多]
[ 1.嘆 震灾、日元”超高值”使得日本部分经营者处于极其弱势的地位,也就是在这样的时候,更容易出现错误的判断。仅仅因为招致高成本供应链的复线化、短期损益计算而使国内的工厂走向过度的自我封锁,那么企业就会失去长期的平衡,最后只有走向衰退。所以,我们很有必要在应急的基础上将追加成本最小化、将设计信息向其它工厂转移,构建能够把握采购地状况的机制。 2.嘇 作为代替核能发电而被寄予很大期待的太阳光发电板是一种模块型产品,如果不对其进行严格的性能限制,那就很难成为日本最有优势的研发型产品。为了综合制定环境能源政策和产业政策及其它相关政策,应在政府内设置跨省厅管辖的部门及统领各机构的组织。... [阅读更多]